国立清华大学(清华大学的陈寅恪)
清华大学作为我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,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。
作为我国高等学府,能够顺利考入清华大学,对很多人而言,无疑是一件“光宗耀祖”的事情。
一直以来,清华大学入学考试都十分严格,试题也多引人瞩目。
而能顺利考入清华大学的考生,均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拔尖学生,成绩更是不用说,很难有试题可以难住他们。
但在其 1932年的一场考试中, 学习经验丰富的考生们竟然被一道题给难住了,有甚至直接交了白卷。
在这场考试中,最终 只有一人 获得满分。
出题者是何人?究竟是什么题目竟然难倒了众人?唯一获得满分的考生又是谁?
当年,负责考试题目的,正是 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 刘文典 。
但是出此题目的人,却不是他...
阴差阳错出巧题
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,最初叫 清华学堂 ,一年后更名为 清华学校 。
1928年,才正式改为 国立清华大学 。
作为顶级学府,清华大学对于 学生的录取工作 ,可谓是 严谨且苛刻 ,要综合考虑和考量多个方面。
考试题目既要 符合常理 ,又要 检验考生 情况,还要让大家 心服口服 。
所以,清华大学每次的考试题目都十分考验出考题之人的文化素养。
而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,便落在了 清华大学中文系的主任 朱自清 头上。
作为现代散文家、诗人,朱自清负责这项任务,确实是再合适不过了。
但不巧的是,1932年入学考试前,朱自清恰好因特殊原因,身在国外 无法参与此次出题 。
入学考试迫在眉睫,学校只能 重新选择一位才高望重之人 出题。
最后,经过学校多番讨论,最终研究确定出负责试题的人选, 为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的 刘文典 。
因为当时国家形势,许多学校都极度缺乏教师,特别是 具有教学经验 的教师。
而刘文典除负责 清华大学 中国文学课的教学外,还要到 北京大学 上课。
不仅如此,他还要负责校刊古籍等内容书籍的编撰工作,而这些工作将刘文典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。
在听闻此次出考题的任务分配到自己头上时, 刘文典觉得自己实在抽不开身,内心十分担忧, 怕自己不能拿出足够精力出题,因此一筹莫展。
若是因为个人原因耽误了此次考试 ,那自己的罪过可就太大了。
想到此,刘文典便想着,可以找一个人,包揽这项任务,自己也能拿出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,毕竟其他工作也同样重要。
鉴于这项任务的重要性, 出题人的人选问题,又将他难住了。
就在他正为此事忧虑之时,家里恰好来了一位 客人 。
而这位客人,便是造就了 清华“特殊”考试 ,难倒了大片考生之人。
他就是 当时有名的国学大师——陈寅恪 。
“老天有眼,派你来救我!”
刘文典看到陈寅恪, 一个箭步就冲了上去,握住了他的手。
“我从来没有出过考题,只怕是不行,还是另选他人吧!”
陈寅恪一听刘文典的意思,便赶忙拒绝。
毕竟这可不是普通考试,自己也 没有往届的出题经验 ,如果搞砸了后果不堪设想。
刘文典听罢并没有放弃,他说服道:“我看没有人比你更合适干这个了,这个事非你莫属!”
刘文典为何如此执着,一定要让陈寅恪担任此次出题之人?
陈寅恪出自书香门第,其祖父曾在 湖南 为官。
父亲更是 “清末四公子” 之一。
他自小就在自家学堂学习,满腹经纶,有深厚的国学底子。
且他还曾先后去 日本、德国、瑞士 等国家留学,专门研究 文学专业 ,是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、古典文学研究家和语言学家 。
不仅如此,他还是 清华大学国学系的“四大导师”之一 ,在清华任职多年。
他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家需要什么样的栋梁,学校需要什么样的学子。
综合以上来看,陈寅恪确实不失为此次出题的首选。
在刘文典的说服下,陈寅恪便答应了下来。
因为时间紧迫,刘文典又需马上出差,所以 给陈寅恪思考试题的时间并不多 。
回家后,陈寅恪便开始冥思苦想,应该怎样 设计考题 ,才能 选拔出真正有才干的学生 。
权衡利弊之下,陈寅恪决定出两个题目:
一道作文题、一道对联题。
而也就是这后面的对联题,让考生们都傻了眼。
看似简单的两道题,其实都 隐藏玄机 ,而这也是陈寅恪 这两道题的高明之处 。
困难的考题
第二天,陈寅恪便将考题拿到了刘文典面前。
刘文典起初看到两道试题时也比较疑惑,但是细品之后,也 不得不感叹这两道题的精妙 。
这第一道题,是一道作文题,题目为 《梦游清华园》 。
乍一看这道题,仿佛太过普通, 主题也没有家国情怀等深刻含义,倒像是一道小学作文题 。
对于考生来说,清华大学无疑是他们向往已久的学府,他们也一定对学校的文化及历史都做了充分的研究。
而陈寅恪之所以出此题, 就是想让学生还原本真,以最纯粹的方式,阐述自己的求学愿景。
通过此题,不但能看出学生的 文学功底 ,还能了解他们的 求学意图 。
所以刘文典在看过此题后,稍加思量,便明白了陈寅恪的 良苦用心 。
第一道题对于考生们而言,并不困难, 许多人也早已预料到可能会有此类题目。
但这第二道题,确实让刘文典感到不解。
第二道题是一道命题为 “孙行者”的对联题。
自清灭亡后,对联这种传统类的题目,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试卷中了。
而且以“孙行者”作为上联,也十分古怪。
那么,他的这道题有何特殊含义吗?
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,最早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的 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。”
对联还有很多称呼,如 对偶、楹联、春联、对子 等,最早起源于桃符,是一种 独特的语言艺术 。
上联和下联要求 对仗工整 ,字数相同。
且其 形式、含义 等又有不同涵义和分类。
而陈寅恪设置的这幅对联则叫做 “无情对” ,不但要求 对子意思相符,对子的结构还要对仗 。
且上联与下联还要绝不相关。
如果说作文题在众多考生的猜想范围之内,那么 这道对联题他们肯定意想不到 。
而这幅对联,才是真正能让他们拉开距离的困难考题。
还有一个现实原因,当时, 白话文运动 正处于发展时期,因为此题,还曾引发过不小的争议。
许多人出言抨击,认为清华大学顽固不化,用对对子来难为考生,实在不应该。
但陈寅恪先生对于此题也做出了正面回应:
一是要通过此题测试考生是否将虚实字及其应用运用自如;
二是测试考生能否区分平仄声;
三是测试考生自身所富学识才干;
四是考验考生们的思维逻辑性。
可能旁人看了陈寅恪的第二道题十分不解,但刘文典在考虑后,唯有感叹陈寅恪不愧为国学大师,此题非常精妙。
于是, 刘文典二话不说,便通过了此试题。
他甚至有些期待,考生们究竟会如何作答。
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, 这道题竟难处了大多数考生,大约有一半的考生直接放弃答题,上交了白卷。
仅 只有一位考生 答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,并 获得了满分 。
那么究竟是谁如此大的能耐,能对出这个“无情对”,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,获得满分?
困难考题得巧答
1932年,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如期举行。
考场上,考生们面对 这两道特殊的试题 时均答得极为慎重, 他们个个眉头紧锁,埋头苦想 。
就连考场的监考官都说,这题有些难为学生了。
就在陈寅恪满怀憧憬批阅试题时,也同样极为慎重,眉头紧锁,这又是为何?
因为前来考试的考生均是全国各地的尖子生,所以对于第一道作文题,虽然没什么特别出众的,却也都答得中规中矩,离谱不到哪里去。
但对于第二道对联题“孙行者”,却真真是五花八门,看得陈寅恪头嗡嗡响。
对于这第二道题,有一半的考生在思索过后,仍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实在不知如何作答,便 纷纷放弃答题上交了白卷 。
而作出对联,写上答案的考生,却又让人大失所望。
之间试卷上,甚至有人写出了: 西游记、猪八戒 等与此题目的含义八竿子打不着的答案, 压根没有读懂题目 。
陈寅恪看到眼下的情形,难免大失所望,直感叹看来是没有人能写出他心中的答案了。
就在陈寅恪精神有些颓萎之时,眼前试卷上的三个字,却让他立马来了精神。
只见试卷上填了三个字: 胡适之 。
“妙啊!这真是妙啊!”
陈寅恪当即欣喜,这比自己想到的答案还要精妙啊!
他立即翻开这位考生的试卷,只见上面写着: 周祖谟 。
“他的水平完全能上清华,我甚至认为,他想去哪所大学都可以!”
陈寅恪兴奋的对一旁一同批改试卷的同事说道。
周祖谟是何人,胡适之又有何巧妙之处,为何陈寅恪对其评价如此之高?
先来说下“胡适之”这三个字的含义。
首先,“胡适之”与“孙行者”都是一个 名字 ,且两者都是 百家姓中的姓氏 ;
而更巧妙的是, 若将两者相结合,其读音便为 “猢狲”, 正好与“孙行者”的 猴子之意 两相呼应;
再者, “适” 字在古语用有 “到达” 的含义,而“孙行者”中的 “行” 字, 又恰好代表了行走的过程,两者之间为因果关系,相互呼应;
最后便是“之”、“者”二字,此二字都是 古语中的虚词 。
不仅如此, 平仄声也符合要求 。
“孙行者” 的 “平平仄” 和 “胡适之” 的 “仄平仄” 恰到好处。
综上所述, 周祖谟的这个答案,近乎完美 。
陈寅恪自己在设置题目时,也想到了几个答案, 一个是祖冲之,一个是王引之 。
但在他看来,却都没有周祖谟的“胡适之”巧妙合适。
他也因此断定,周祖谟一定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才。
那么, 这位叫周祖谟的考生究竟是谁?他最后如愿进入清华大学了吗?
一分钱难倒了英雄汉
周祖谟是北京人,祖籍在浙江杭州,参与入学考试时才满18岁。
他自小聪慧,通读 儒学典籍 ,拥有丰富的 国学认知 ,学业成绩也一直 位列前茅 。
在小学时期,还曾因才华出众, 连跳两级 ,11岁便考入了 北京师范学校 读书,后又顺利就读于 北京师范高中部 。
不久前,他选择 报考清华大学 ,参与了此次考试。
在成绩公布后的不久,陈寅恪就与周祖谟相约见了一面。
“单论这道题,我作为出题之人,都没有你领悟的透彻深刻。”
陈寅恪直言不讳。
经过交流, 陈寅恪对这个学生越发喜爱, 并直接向他发出了邀请, 希望他能够到清华大学上学。
对此,周祖谟当然十分欣喜。
本以为万事俱备,只待开学。
谁料, 一分钱难倒了英雄汉, 周祖谟到清华大学上学的愿望,还是 在开学前泡汤了 。
周祖谟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,虽然不愁吃穿,但因 清华的学费对于他们而言,相较“昂贵” 。
家里人虽然也高兴孩子如此出息,却也一时拿不出供孩子上清华的钱,也是无可奈何。
所以,周祖谟最终并没能如愿进入清华大学读书。
但如陈寅恪所说,像周祖谟这样有才华的青年,是不愁没有学校上的。
因为与此同时, 北京大学 也同时向周祖谟抛出了橄榄枝。
周祖谟不负众望, 成功通过了北京大学的考试,同时被清华、北大录取 。
据说, 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 对他饶有兴趣,还曾想约周祖谟见一面。
最后,考虑到 家庭的经济情况 ,周祖谟最终选择北大,就读于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。
结语
周祖谟毕业后,一心研究文学与音韵,并重返北京大学,担任了中文系教授。
1955年,周祖谟受高教部委托,负责《现代汉语教学大纲》起草工作,后又被聘为古典文献研究室改为研究所所长,兼任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委员。
他还曾赴日本讲学,参与了第二十九届国际东方学者会议,成为了中国文字、音韵、训诂、文献学家。
1995年1月14日,周祖谟因病去世,享年81岁。
陈寅恪的试题可能难倒了许多人,但却难不倒平时积累了足够知识财富的周祖谟。
大家可以根据“无情对”的要求拆解一下,看看是否还能对出更厉害的对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