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尔塔会议内容初中(雅尔塔会议:世界政治格局的变革)

雅尔塔会议:世界政治格局的变革

会议背景

1945年,二战进入最后阶段,盟军反攻已经压缩了德国和日本的领土。在此背景下,以英国首相温斯顿·丘吉尔、美国总统富兰克林·罗斯福、苏联领袖约瑟夫·斯大林为代表的三大盟国,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外的雅尔塔镇举行了重要的会议。这次会议被称为雅尔塔会议,其目的是商讨盟军在战后时期的国际大政方针、欧洲战后格局和世界结构的安排等问题,以便更好地结束战争和维持和平。

会议成果

在雅尔塔会议期间,三大盟国确定了相对于欧洲议定国和非议定国的分治办法,依据各自的利益和影响范围将全球划分为三个影响区:美国和英国在“美国大区”开展活动,苏联控制东欧“苏维埃大区”,而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成为美国和英国的领土。此外,雅尔塔会议还对德国领土重建和战争赔款问题达成一致,规定德国东部领土“归苏联”,而德国的西部和中部则由美英法三国分控。

影响和反响

雅尔塔会议的成果,对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。一方面,它对欧洲的战后重建和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,为德国前期的稳定和美苏对峙的暂时缓和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另一方面,这也是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之间明显的势力博弈和利益争夺。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了日后的数十年间的全球两极,他们之间的争斗直接影响到了冷战时期,加深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敌视和神秘感。

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。

网站信息

admin
文章 18553篇
相关阅读
聚合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