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川简介(抗美援朝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,)
1950年10月,在毛主席为首的中央领导人下达命令后,26万精锐志愿军跨越冰冷刺骨的鸭绿江,向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赶去,轰轰烈烈的 抗美援朝战争 正式打响。
在这场被誉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中,志愿军里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 英雄事迹 ,后来中国电影界特意拍摄出多部电影,纪念这些英雄事迹。其中,上甘岭、金刚川、长津湖三场战役是近年来抗美援朝电影最成功的题材,那么这三大战役究竟有何不同呢?
上甘岭战役
1952年10月,美军指挥官范弗利特为了让美国可以在谈判桌上获得筹码,因此秘密调动6万余“联合国军”兵力,试图攻占五圣山,打破朝鲜战场的僵持局面。
然而,驻守于此的志愿军第15军犹如钉子一样牢牢守住了五圣山的前沿阵地—— 上甘岭 ,并在为期43天的战役里歼灭1.5万美军,最终迫使美军无功而返。
上甘岭战役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,这是朝鲜战场上规模最大的 正面阵地作战 。在人们印象里,志愿军战胜美军的秘诀似乎都与神出鬼没的夜袭战、运动战有关,但上甘岭战役是个例外。
志愿军与美军在区区3.7平方公里的狭小阵地上反复争夺,最终以正面阵地战的形式击败了火力强度远胜于自己的敌人。
在43天的上甘岭战役里,美军累计消耗炮弹190万发,将山头都硬生生削平数米,火力是志愿军的20倍。然而即便美军 竭尽全力 ,也无法夺下上甘岭,因此这场战役实际上证明了一个事实——
论战斗意志,中国志愿军远远胜过了美军,否则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志愿军可以取得胜利。
正是由于上甘岭战役证明了志愿军在 战斗意志 上的优越性,因此这场战役是抗美援朝电影的热门题材。早在1956年,长春制片厂就拍摄了经典电影《上甘岭》,剧中郭兰英演唱的“一条大河波浪宽”成为中国电影史的经典。
金刚川
2020年10月,取材于抗美援朝的主旋律电影《金刚川》在国内院线上映,在半个月内斩获10亿票房,获得了不俗的成绩。不过在电影《金刚川》里,其实讲述的并不是一场像上甘岭、长津湖这样规模宏大的战役,而是讲述志愿军战士屡次冒着美军炮火修复浮桥、 保障大部队通往前线 的故事。
在历史上,志愿军屡次修复金刚川浮桥的战斗其实是1953年7月 金城战役 的一个缩影。金城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。这场战役由志愿军主动打响,目的在于彻底击溃韩国李承晚集团的战争意志,迫使韩国坐到停火谈判的桌前。
经过15天作战,志愿军击溃韩军3个主力师,歼敌5万余人,并且打入了金城,最终使美韩彻底丧失了继续作战的信心,为 停火协议的签署 奠定了基础。
相比上甘岭战役与长津湖战役,志愿军的金城战役的确“轻松了不少”。一方面,经过数年来的不断完善,志愿军的装备水平与后勤能力都得到 空前加强 ,以至于金城战役中志愿军对韩军形成了1.2:1的火力优势,难得地打了场“富裕仗”。
另一方面,经过上甘岭战役的惨痛伤亡后,美军在朝鲜战场的积极性已经大不如前,因此在金城战役中对并未对志愿军构成战略压力。总体而言,金城战役是志愿军为抗美援朝胜利 一锤定音 的终局之战,它的胜利几乎是每个人都能预见到的。
长津湖战役
相比上甘岭战役与金城战役,长津湖战役的 悲壮色彩 更加浓厚——这是志愿军全面打响抗美援朝的开幕之战。
1950年10月,原本在福建一带为渡海攻台做准备的第9兵团突然接到调令,准备赶赴朝鲜参战。由于军情紧急,因此第9兵团的入朝极其仓促,许多战士仅仅穿着南方地区的薄棉衣就来到了 零下20度 的北国朝鲜。
在 后勤不足、缺衣少粮 的情况下,志愿军第9兵团忍受寒冷、饥饿与疲劳的侵蚀,以钢铁般的意志力在冰天雪地里急行军,创下了10天行军300公里的记录。更难得的是,第9兵团一路上采取昼伏夜出的方式,在美军飞机的眼皮子底下成功潜伏到了长津湖一带的山区。
当美军精锐陆战1师一路北上至长津湖时,骄傲的美军遭到了志愿军战士的猛烈袭击。尽管陆战1师的火力强度几乎是志愿军的10倍,而且是训练有素的精兵,但他们依然无法抵御志愿军 凶猛的穿插攻势 ,只能狼狈败退。
在水门桥,志愿军 连续3次 炸断了美军的撤退通道。若不是驻日美军紧急为陆战1师空投了8架钢制桥架,恐怕这支美军精锐部队的番号从此就再也不存在了。
战后统计,志愿军伤亡1.9万余人,但因 恶劣天气 造成的非战斗减员高达3万余人。美军伤亡1.4万余人,因恶劣天气的非战斗减员则有7000余人。
从战役结果来看,志愿军全面击退了美军的北上势头,取得了 战略胜利 ,但自己付出的代价也同样颇为惨重。尤其是高达3万的非战斗减员,恐怕是中国军史上最壮烈的悲歌,著名的“冰雕连”便是发生在长津湖战役的事迹——整整1个连的官兵竟然在埋伏过程中遭遇寒流,全部化为冰雕。
正是由于长津湖战役的惨烈,因此它从侧面体现了中国军人 不惧牺牲的英雄气概 。这样一支英雄的部队在绝境爆发出的强大战斗力,放在世界军史上都找不到相提并论的战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