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体溶解度教案(固体溶解度实验教案)

固体溶解度实验教案

引言:

固体溶解度实验是化学中学的重要实验之一。其实验原理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。通过实验方法和数据计算,可以分析和总结出溶剂温度与溶质溶解度之间的相关规律。

实验目的:

1. 了解不同温度下硫酸钠溶解度的变化规律;

2. 掌握测定各温度下溶解度的方法;

3. 掌握计算实验结果的方法。

实验步骤:

1. 实验前准备

1.1 实验器材准备:三个量筒、烧杯、玻璃杯、实验管、玻璃棒、滴管;

1.2 实验药品准备:硫酸钠、蒸馏水。

2. 实验操作

2.1 实验组数:至少选择五个不同温度的实验组数,其中应包括以下温度:10℃、20℃、30℃、40℃、50℃;

2.2 实验步骤:

(1)将实验玻璃杯彻底清洗干净;

(2)将所需温度的蒸馏水倒入玻璃杯中,准确记录溶液体积;

(3)将一定分量的硫酸钠加入其中,直到完全溶解;

(4)加热溶液至所选的温度;

(5)升高药物量并重复步骤2,直至测量出了该温度下硫酸钠的最大溶解度。

3. 结果处理

3.1 温度与浓度关系的曲线绘制方法

3.1.1 表格整理:将实验数据按照“温度”和“溶液体积”列在表格中,按升序排序;

3.1.2 计算浓度:将实验记录转化为计算所需的浓度:C=m/V;

3.1.3 绘制曲线:按照浓度和温度的箭头方向绘制曲线。

3.2 各温度下最大溶解度计算方法

3.2.1 转换数据:将毫升的量筒测量值转换为升(1毫升=0.001升);

3.2.2 计算溶解度:将实验记录按照“溶解度”列在表格中。溶解度C=浓度c*M(M为溶液量(mol/L)),其中m为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。

实验注意事项:

1. 实验器具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;

2. 量筒的读数应在水平视线上进行,读数前须确认所选点与视线平行,并避开液面微观容差范围内的和空气形成的扬度;

3. 水不可加得过多,一般不超过器具总容积的76%。在加药和滴定时,若反应不完全,应先用均匀过滤器过滤;

4. 不同温度下应注意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;

5. 需要了解溶剂的挥发性和毒性,并使用相应的安全措施。

实验结果:

实验结果表明,当所选温度升高时,硫酸钠的最大溶解度也呈递增趋势。

通过实验数据计算,得出硫酸钠溶解度的关系曲线如下所示:

\"solute

此外,各温度下硫酸钠的最大溶解度如下所示表格:

温度 最大溶解度(mol/L)
10℃ 0.586
20℃ 0.688
30℃ 0.771
40℃ 0.862
50℃ 0.932

实验思考:

1. 以此为基础,你还能采用哪些实验方法来进一步研究固体溶解度温度关系的规律?

2. 数据和曲线都可以进一步分析得到加深——实验结果的其中表达的物理或化学现象是什么?

3. 当我们在使用该溶解度信息时,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细节?

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。

网站信息

admin
文章 8367篇
相关阅读
聚合阅读